通過對食品鏈的跟蹤,包括原材料跟蹤、加工過程跟蹤、銷售過程跟蹤等,做到食品生產可控、流通路徑清晰、環節責任明確,易于監管。并通過召回等方式遏制問題產品向下游的擴散,避免造成更大范圍損失。且追溯過程記錄相關食品企業信用檔案。
方案概述:
追溯信息采集: 通過部署信息采集客戶端,實現對藥品生產企業、藥品經營單位、藥品使用單位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、食品流通企業、餐飲服務單位等涉及食品藥品生產、流通、消費各環節的產品信息采集,形成全鏈條的追溯數據存放于食品藥品監管數據中心。
源頭追溯: 通過建設數據接口從農業部門獲取畜禽屠宰環節信息、生鮮乳收購環節信息等食品源頭信息。獲取來的數據通過標準化后進入系統,作為食品流通安全追溯的源頭信息。
食品生產環節追溯: 對于已有原料采購、索證索票及產品銷售信息管理軟件的企業,可直接生成規定格式的上報數據文件,通過信息采集客戶端進行上報;對于沒有信息化管理軟件的企業,直接使用信息采集客戶端自動完成數據采集及上報。
食品流通環節追溯: 超市等食品流通企業通過信息采集客戶端,上報產品進銷存數據。上報方式及策略根據監管人員定制。
餐飲服務環節追溯: 餐飲服務單位通過信息采集客戶端完成食品原材料、索證索票數據的上報。上報方式及策略由監管人員定制。
問題產品召回: 發現問題產品后,監管人員可通過系統進行快速檢索,定位問題產品發生的環節,對涉及問題產品的相關企業進行重點檢查。
問題產品分布: 對于問題產品,通過統計分析問題產品原產地、問題產品次數、頻率等結合GIS、網格化監管進行問題產品分布情況的直觀展示,輔助監管決策。
方案價值:
1、提高監管工作的科學性和高效性;
2、構建貫穿食品生產、流通、消費環節的食品信用評價機制,建立食品企業信用檔案,輔助監管人員決策;
3、通過增加對失信企業的檢查和監督抽檢頻次,對失信企業實行最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,加強企業自律。
成功案例:
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
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+15個直屬局信息管理系統
山東省保健食品、化妝品信息管理系統
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管信息系統